▲“韋潔群”商標搶注人經營的茶葉店門口標有“韋潔群牌六堡茶”字樣。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王光家攝
4月20日,搶注商標的商家稱,其行為并未違反相關法規,但愿意與非遺傳承人協商和解。廣西商標協會專家及多名律師認為,這種搶注現象缺乏道義。
該事件也引發商標保護新思考:自己的名字能隨便讓別人注冊商標嗎?非遺傳承人如何保護自己權益?
調查
搶注人承認商標名下產品不是傳承人制作
“上南寧參加斗茶大會,順便現場打假?!边@是梧州國家級六堡茶非遺傳承人韋潔群的女兒石濡菲于4月10日發的朋友圈信息?!艾F場打假”說的是南寧一茶葉經銷商未經韋潔群同意就以“韋潔群”三字搶注了商標,多年來該商標名下在全國范圍內所賣的茶葉并非韋潔群制作,對方涉嫌冒用韋潔群名字銷售茶葉。
▲“韋潔群六堡茶”商標下方的“中國制茶大師”字樣很醒目。受訪者供圖
4月中旬,石濡菲受母親委托在南寧維權時發現,搶注“韋潔群”商標的茶葉經銷商也姓韋,在南寧有3家店,店門口的招牌均有“韋潔群”商標或“韋潔群六堡茶”“韋潔群牌六堡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字樣。在該商標名下的一種產品包裝上,商標下方有“榮獲中國制茶大師榮譽稱號”字樣,另一種產品包裝背面稱,“韋潔群六堡茶”經過韋氏六堡茶制茶大師韋潔群采用古法手工制作,儲存年份為2013年,包裝日期為2019年3月19日。然而實際情況是,該商家只在2009年到韋潔群的茶廠拿過貨?!昂髞砦覀兙蜎]有向對方供貨了?!笔Ψ普f。
▲“韋潔群六堡茶”的包裝上,聲稱“經過韋氏六堡茶制茶大師韋潔群采用古法手工制作”(畫圈處)。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王光家攝
4月20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南寧柳園路一家茶店里見到了“韋潔群”商標搶注人韋先生。韋先生承認,他從2014年開始運營“韋潔群”品牌以來,沒有向韋潔群要過貨。但他稱,“韋潔群”商標名下的六堡茶,“都是按照韋潔群的工藝制作的”。
維權
雙方各自發布聲明維護自己聲譽
在韋先生店里,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看到了韋先生和韋潔群的合影,這張合影還被刊登在南寧一本雜志上,刊登時間為2011年12月。據介紹,當時雙方在談合作,但最終沒有談成。第二年即2012年,韋先生拿到了在國家商標局注冊的“韋潔群”商標,有效期為10年。
石濡菲說,韋先生注冊“韋潔群”商標未經韋潔群同意。韋潔群早在2009年就成為自治區級六堡茶制作技藝傳承人,2018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六堡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對方顯然是知道“韋潔群”的品牌影響力的。對方搶注商標后并沒有使用韋潔群制作的茶葉,這種做法涉嫌誤導消費者。
2017年,石濡菲搜集證據向當時的國家工商總局申請撤銷韋先生注冊的“韋潔群”商標,但因該商標注冊時間已超過5年,最終申請被駁回。
雙方隨后就商標事宜進行了商談,但至今未果。今年4月中旬,雙方先后發出公告或聲明,維護自己聲譽。
4月11日,石濡菲在梧州當地紙媒刊登聲明,稱市面上銷售的所有冠名“韋潔群”的六堡茶與韋潔群無關。4月19日,韋先生以自己經營的公司名義發出公告,稱他屬于“韋潔群”商標的合法持有人,店面招牌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純手工制作”等字樣并非個人獨創,而屬于當地普遍做法。至于產品包裝上的廠房圖案,并非特指韋潔群的茶廠,而是網上一張沒有版權的圖片。
針對石濡菲提出“韋先生宣稱是韋潔群的徒弟”說法,韋先生對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說,他從內心上敬佩韋潔群的制茶精神,平時都稱她為“老師”,這是行業的尊稱。韋先生稱,對于此事,他愿意協商和解,對方可以買斷該商標,也可以雙方合作推廣,例如他可以將商標租給韋潔群使用。
疑惑
“我的名字可以隨便被別人注冊商標嗎?”
石濡菲坦承,以前母親與自己的商標意識不強,因此也沒有采取太多措施去干涉。但韋潔群作為一個非遺傳承人,其名字可以隨便讓別人注冊商標嗎?
“韋潔群”商標所有人韋先生說,在2014年實施新的商標法以前,注冊人名商標不需要經過名字本人同意,新商標法就對此有要求了,即便用自己的名字注冊商標,也要自己授權給自己。
南國早報“南國法援”律師麥雄鷹說,在以別人的名字注冊商標時,應當尊重名字所有人的權益。人名一旦被注冊成商標,相關法律往往會保護注冊人的權益。一個人名在被注冊商標之前,他人擁有注冊權,當然,有的人名商標對此明確了使用范圍。麥雄鷹認為,雖然韋潔群在維權中申請撤銷“韋潔群”商標被有關部門撤回了,但她仍有繼續保護自己權益的空間,即需要提供更多的依據來證明“韋潔群”商標對自己的侵害。
南寧某商標事務所負責人李先生則表示,國內同名同姓的現象較多,因此,只要商標中不出現頭像,不經他人同意就用他人名字注冊商標的現象是存在的。而且根據目前經驗,相關法規支持商標搶注,不過不支持惡意搶注。惡意搶注是指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將他人已經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以自己的名義向商標局申請注冊的行為。
廣西商標協會會長農元表示,此前他對該案例有過了解,“韋潔群”商標持有人對產品的宣傳較多地利用了韋潔群的身份信息,屬于不道義的商標注冊和商標使用行為,目前維權方已委托律師介入協商。
這名受委托的律師告訴記者,目前事件尚無進展。
提醒
做好自我保護,避免他人搶注或惡意搶注
據農元透露,廣西存在不少惡意搶注的現象,例如桂林的“兩江四湖”工程屬于政府打造的城市名片,卻被個人拿來申請注冊成商標了,隨后去找政府部門商談該商標轉讓事宜。這種現象成為商標注冊中的不和諧音,相關部門或個人需要提高自我品牌保護意識。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梧州還有多名六堡茶非遺傳承人目前沒有注冊商標。因此,相關人士提醒,非遺傳承人屬于當地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建議盡快做好自我保護,避免他人搶注或惡意搶注。
今后如何避免類似“韋潔群”商標糾紛的現象?南寧相關人士分享了多條經驗:首先,先申請商標將獲得優先保護權;其次,采集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的名字不能被別人使用;第三,部分人名或地名被個人注冊商標后,有一種可行的方式進行撤銷,即將這個有爭議的商標認定為集體品牌,所有個人均不能注冊,占為已有。不過,該做法需要政府部門支持,這在廣西已有成功案例。例如在百色,有人以某鎮的名字搶注商標,后來被認定為集體品牌,最終國家相關部門撤銷了這個以個人名義申請注冊的商標。
來源丨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王光家